全球微资讯!赶普吉百年“三八街”,寻老昆明烟火气
2月8日,昆明普吉的“三八街”迎来街子天。背上包,挎个篮,拎只袋,和春城晚报—开屏新闻记者一起去赶街子。
“20年前我来昆明的时候,这街子就已经在了。”路边一位拉货的司机师傅说。事实上,昆明的普吉“三八街”已有100多年历史。所谓“三八”,就是每月逢三逢八是赶集日。这条一直延伸至高架桥旁的长街,摆满了各类商品,慰藉着众多赶街人,满载无数人儿时的记忆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价格便宜、种类丰富
“十块三斤,十块三斤,极品沃柑,甜到化渣。”沿街的叫卖声此起彼伏,商户们生怕自己的“宝贝”与客人“无缘”。络绎不绝的顾客大包小包买得不亦乐乎,逛累了,肆意走向街边小吃店,“甩”一豌豆凉粉歇歇脚。“我家离这里挺远的,但我就愿意来这儿赶街。买啥不重要,关键氛围好,图个热闹。”一位老奶奶说,“当然,总会买点小菜,因为很便宜(实惠)。”
价格实惠公道,商品丰富齐全,是大家公认的普吉“三八街”的特点。“我今天买了草莓、香蕉、还有很多蔬菜。”一位外地务工人员说,“我家就住这儿附近,逢街子天就来这里赶街,很方便,种类也多。这个街比我们那里的(老家)更大些。”
相比中老年群体对于赶街子的热衷,“00”后在这里找到的是一种全新的体验。大学生小花(化名)说:“赶街更多是停留在小时候的记忆,长大后就基本没来逛过。不过每次来都不禁感叹,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人间烟火吧,普吉‘三八街’真的是地地道道的云南风味集市。”
今年“街天”比往年热闹
早上9点半,街口的理发店已经开门,5元一人,老板吆喝着招徕客人。熙熙攘攘的街子上摆满了各类新鲜的瓜果蔬菜、点心小吃,从油盐酱醋茶到衣服饰品,应有尽有。
除了商户们自制的美食,豆面汤圆、泡椒鸡爪、金豌豆粉、狼牙土豆等,还有来自河南的美食——“小车牛肉”。“我们的‘小车牛肉’是纯手工制作的,来云南卖这个,就是希望能把河南的特色美食带给云南的朋友们尝尝。”摊主说,他们从河南过来卖牛肉已经两三个月了,每次赶街都要提前两天熬制牛肉,让大家吃到最新鲜、味道最好的牛肉。
一大早便从团结乡赶来卖蜂蜜的阿婆对自己的蜂蜜甚是自豪:“这些蜂蜜都是我自己家养的蜜蜂出的蜜,原生态无添加,所以很受欢迎。今年来赶街的人也比往年多了一些,差不多到下午我就能卖完回家了。”
走进卖水果的小街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属于云南的味道——泡梨。“从去年四五月份新梨上市,我就买来洗净泡水,直到过年前才能泡好入味,再拿出来卖。”卖水果的李先生说,每年他的泡梨都很受欢迎,大家都喜欢这个味道。的确,一口咬下去,酸脆爽甜,没有人能拒绝这个味道。
逛完街子,满满的收获提在手上,再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米线,薄荷的清香、辣椒的香辣与羊肉的鲜香在味蕾上碰撞,再“灌”一口羊汤,赶街的疲惫一扫而“净”,让人觉得这一趟来得很值。
春城晚报—开屏新闻记者 费丹艺 熊波 实习生 孙悦 梁玉慧 摄影报道
一审 熊波
责任编辑 易科彦
责任校对 吕世成
主编 严云
终审 编委 李荣
标签: